首页 > 乡村振兴 > 养殖技术 > 家禽 正文

育成鸡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28 

  张春珍      副教授      宁夏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
  2009年6月15日

  回顾:蛋鸡生产阶段的划分:
  生长阶段:
  1.雏鸡(幼雏):0~6周龄
  2. 育成鸡:7~20(24或25)周龄
  (1)中雏:7~13周龄
  (2)大雏:14~20(24或25)周龄
  蛋鸡的含义:包括商品蛋鸡、蛋用型种鸡、肉用型种鸡……
  一、培育目标
  育雏育成阶段的主要技术目标是:
  (一)健康 未发生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食欲正常,精神活泼,反应灵敏,羽毛紧凑而富有光泽。
  (二)成活率高 先进水平是,育雏第一周死亡率不超过0.5%,前三周不超过1%,较高的水平是0~6周死亡率不超过2%。
  (三)生长发育正常 在育雏期间,对照拟定的或者各个品种所规定的育雏方案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育雏工作是否正确,并随时找出原因,纠正缺点,培养出生长正常的雏鸡,而且可借助这些信息预测这批雏鸡将来的产蛋效果。
  发育正常的雏鸡,体重符合标准,骨骼良好,胸骨平直结实,跖骨发育良好,8周龄跖长达76~80mm,羽毛丰满,肌肉发育良好,不带多余脂肪,生长速度达到标准,全群具有良好的均匀度,理想指标是95%的雏鸡体重在平均体重正负两个标准差范围内(X±2S)。
  (四)18周龄的育成鸡,要求健康无病,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肌肉发育良好,无多余脂肪,骨骼坚实,体质状况良好。
  (五)18周龄时鸡群生长的整齐度,不能单纯以体重为指标,还要以骨骼发育水平为标准,具体是用跖长(用卡尺度量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间的垂直距离,可作为衡量家禽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表示。      
  综之,要保持体重、肌肉发育程度和肥度之间的适当比例。小体格肥鸡和大体形瘦鸡就是两种典型的体重合格、但发育不合理的类型,前者脂肪过多,体重达标而全身器官发育不良,必然是低产鸡;后者体形过大,肌肉发育不良,也很难成为高产鸡。 测定时要求体重、跖长在标准上下10%范围以内,至少80%符合要求。体重、跖长一致的后备鸡群,成熟期比较一致,达50%产蛋率后迅速进
  入产蛋高峰,且持续时间长。
  二、育成鸡生理特点
  (一)羽毛丰满,体温调节能力及机体各项技能均已发育完善。
  (二)消化技能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与日俱增
  (三)小母鸡10周龄、小公鸡11周龄以后,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
  三、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一)三段式   商品蛋鸡场,传统的鸡场设计,生产区内有育雏、育成、产蛋三种鸡舍。育成鸡舍安排在育雏与产蛋鸡舍之间,顺应转群的顺序,便于操作。设计完善的鸡场,将三种鸡舍分区建设,留有一定的距离,并注意与饲料库、生活区有恰当的距离。雏鸡从6~8周龄由育雏鸡舍转入育成鸡舍,一直饲养到18周龄再转入产蛋鸡舍。三段式饲养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饲养方式。
  (二)两段式饲养    目前趋势,育成鸡分别在育雏舍和产蛋鸡舍中饲养,不需要专用的育成鸡舍。商品鸡场不论是平养还是笼养,都是1日龄雏鸡在育雏舍一直养到10周龄,再转入产蛋鸡舍。这种方式愈来愈多地在根除鸡败血支原体和滑膜囊支原体的方案中被采用。用于种鸡比商品鸡有更大的意义,既减少了一次转群,且在较小的年龄转入永久性产蛋舍,有预防应激的作用。
  (三)一段式饲养    这种方式多应用于种鸡地面、网上或板条饲养。从1日龄开始直至产蛋结束在同一鸡舍内完成,仅是随年龄的增长更换相应的设备。
  在鸡的一生中,育成期体况变化最大,这就要求在饲养过程中不断调整,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之需要。在饲养空间方面应注意:
  不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育成鸡占有面积应按18~20周龄末最大面积计算。随着鸡龄的不断增加,逐渐分散鸡群,随时调整饲料槽、水槽的数量及高度,以保证足够的采食、饮水空间及适宜高度。饲养方式、品种、日龄不同,只鸡占有饲养面积及料槽、水槽长度和位置存在较大差别。
  四、育成鸡的饲养
  (一)日粮过度     从育雏到育成期,饲料更换是一个很大转折!从5或7周龄的第1~2天,用2/3的雏鸡料和1/3育成鸡饲料混合饲喂;第3~4天,用1/2雏鸡料和1/2育成鸡饲料混合饲喂;第5~6天,用1/3育成鸡料和2/3育雏鸡饲料混合喂给,以后过度到育成鸡饲料。饲料更换以体重和跖长标准为准,在6周龄末,雏鸡体重跖长符合标准者,于7周龄开始更换饲料,反之,继续饲喂育雏料,直到达标为止。对于一些经常不达标品种,要查明原因,排除疾病。
  (二)限制饲养   
  1.限饲的目的  
  防止吃过多饲料,一般蛋用型鸡限饲可节约7~8%饲料。中型育成蛋鸡限饲可节约饲料10~15%。控制体重增长,维持标准体重保持正常体脂肪蓄积
  防止性成熟过早减少产蛋期的死淘率,防止产蛋早期的小蛋和产蛋后期大蛋的产出率。育成健康结实,发育匀称的后备鸡。
  2.限制饲养 的注意事项  
  第一点正确执行限饲方案    根据蛋鸡品系的发育标准、出雏日期、鸡舍类型及本场饲料条件等制定限饲计划,且必须正确而严格地执行方能收效。每周龄的鸡群数要清点准确无误,以便于给料量准确无误。料位、水位必须充足、且尽量保证料厚度均匀一致,让鸡群在相同时间吃上饲料。无论采用哪种(人工、机
  械)供料方式,必须尽最大可能让鸡群所有鸡只同一时间吃到料,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鸡集中在饲喂器的某一个区域,造成采食不均匀,鸡群均匀度差,限饲效果不佳。
  第二点是预防应激   在鸡群因防疫注射、转群、运输、断喙、疾病、高温、低温等逆境而发生应激反应时,必须通过改变饲养方案予以补偿,待恢复正常后再行限饲。
  第三点限制饲喂标准    要求限制饲喂的鸡比不限饲鸡群平均体重减少10~20%,如体重减轻至30%以上或20周龄的平均体重在1050g以下,就会使产蛋期蛋量减少,死亡率增高。
  第四点不可盲目限饲    鸡的饲料条件不好,后备鸡体重较轻,不可以限制饲喂。我国目前饲养的蛋鸡多为体型较小的早熟高产蛋鸡品种,在其生长和产蛋阶段日粮中不添加脂肪,日粮能量水平低于国外标准,鸡开产体重轻,一般不用限饲,以达到标准体重为目的。通常情况是:轻型蛋鸡不需限饲;中型适当限饲;重型则需要严厉限饲!
  五、蛋鸡育成期管理九要点
  蛋鸡在育成期管理的结果,将决定其后的产蛋成绩。获得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实现青年母鸡高产的第一步。为此,结合养鸡生产实践,现就蛋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1、控制好鸡的体重
  育成期的体重是评价其品质的最适指标(简单易测)。雏鸡开食后7—10天间,随机抽测 100只鸡每天进行个体体重测定,其结果与标准体重经常进行比较与研究,再定日常饲养管理。若所测体重平均值位于标准体重的中间值和上限值之间,预计产蛋成绩将会是良好。若常位于标准体重下限,就必须查其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例如饲料摄取量、饲料品质、给料次数、水槽位置、疾病、舍内环境等);相反,若常位于标准体重上限,则要限制饲喂,以维持与控制适宜的体重。作为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要有70%以上的个体,其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10%以内,就算鸡群的体重整齐一致。
  2、正确断喙
  在育成期,必须实施正确的断喙。断喙较容易失败,有时过分切割嘴喙,有时则断喙不足,还有的烧坏舌头,在断喙时必须注意。断喙时下喙比上喙留得长,成功的断喙其后不会过分伸长。
  3、合理的饲养密度
  育成鸡的饲养密度,随着雏鸡日龄增加则越趋重要。因为雏鸡每天生长,所以饲养密度对青年母鸡品质的影响很大。在密集饲养的环境条件下育成的雏鸡,在育成后期最容易出现问题。例如:通风换气不良、不均等、采食困难、发生呼吸道病、舍内噪音、氨气等。每只鸡占有的饲养面积狭小,发育时体重的整齐度当然受到影响。通常,鸡群饲养密度夏天要小,冬季可以稍大,春秋天则介于两者之间。
  4、加强光照管理(控制性成熟)
  育成鸡的光照管理,其目的是控制鸡在适宜日龄达到性成熟。鸡的性成熟若过早,则初产蛋重就小,因为在达到适宜体重之前就开始产蛋,体质差,到产
  蛋后半期容易导致部分换羽和停产。关于光照程序有各种方法,究竟哪种好,要根据鸡舍是开放式的,还是密闭式的;或者是春雏还是秋雏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即要由各鸡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要协调。例如: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时间,而转入成鸡舍时日照时间是处在渐短的季节,这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鸡群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
  高峰。
  5、搞好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主要是病毒性疫苗类型,接种方法要根据本地区鸡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各鸡场的疫苗接种程序。疫苗的管理、使用方法应按说明书进行,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6、严格控制鸡病的发生
  控制育成鸡疾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携有败血性霉形体、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青年母鸡,在移到产蛋鸡舍时,这些潜在病原体就会污染鸡舍及环境,不管哪种疾病的发生都将引起产蛋下降。建议:控制疾病不要一味的药物预防和治疗。试验可见:高的饲养管理水平、管理科学化是生态高效养鸡的有效措施!就是按照鸡的生物学特性,尽最大可能为其创造适宜的生活生产空间,发挥鸡本身所具备的生产潜能,而不是(化学反应)催化!
  7、实行科学的饲喂方法
  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幼雏、中雏、大雏都必须给以优质而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不同生长阶段应当采用相应的饲料。喂料时,育雏前期在床面上铺上报纸或是活动的纸板,将饲料加水浸湿(用手握成团、手松后即散开为准)后撒在上面喂给。前三天用此法喂料,从第四天起用此方法结合加料槽饲喂,第六、七天过渡到全部用料槽饲喂。初产前两周,就要增补足够的钙,对开产早的青年母鸡也要设法补充钙。
  8、适时转群
  青年母鸡迁入成鸡舍的时机应当在开产前。移动时捉鸡的方法要注意,因为迁移鸡群时,母鸡易受各类应激的影响。若从鸡的角度考虑,环境变化将带来很大问题。转群后用其它类型的器具给料、饮水,鸡群则要在数天后才能适应。这样,就会导致体重下降、性成熟推迟,进而产蛋量也将下降。
  9、控制好20周龄鸡的体重
  20周龄时的体重,希望达到蛋鸡饲养手册规定的体重标准,20周龄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较,若过大或过小,都将对产蛋产生恶劣影响。众多资料报道指出,若鸡的初产时的体重不适宜,鸡的产蛋个数和平均蛋重就会降低,鸡的死亡率就会增高。